笔趣阁小说
笔趣阁小说 > 冥河传承 > 第九百三十九章 星河圣法——第九百四十章 朝廷在行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九百三十九章 星河圣法——第九百四十章 朝廷在行动

  冥河传承

不过,现在修炼了一门中正平和的武学之后,立马就不同了。


房玄龄是纯粹的书生,而且过了练武的年纪,又没有寇仲和徐子陵的天赋。所以,哪怕朝廷放出了无数的武学,他都没有去修炼过。


可是现在因为有了运朝气运加身,副相的业位冲刷,使得房玄龄秒变天才。


道家武学之中,大多数中正平和,没有走火入魔的危险,只是这种武学修炼起来也是靠时间来磨的。


没有几十年的修为,根本见不得人,甚至打不过学外家武学几年的不入流高手。


但道家武学,强身健体,越老越强。


修炼外家武学,不管多么精致,战斗力多么强大,只要不达到由外而内的程度,四十岁后必然极速下滑,周身是伤,晚年凄惨,难得长寿。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但道家武学的修炼,又需要人去静心宁神,否则进度缓慢。


如今有了气运冲刷业障,根骨资质大变,武学灵感崩发。


房玄龄只是气运冲刷之下的受众之一,体会这种好处的朝廷重臣们这三天可谓是颠覆了他们的三观认知。


特别是修为最高的裴矩,他的修为在这三天内突飞猛进,之前透支潜力,治愈精神分裂,吸纳了太多别人的精元,导致再无突破天人的希望。


现在也在气运冲刷之下,渐渐恢复了。


于是,大家都有了动力。


只要朝廷越强,他们也会越变越强。


所以,大家都拿出了各自的方案,以前这些治国方案,他们可不敢乱来,这会得罪很多人的,特别是那些亡命徒们。


现在嘛,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九部尚书和内阁达成了一致,真正准备下狠手治理了。


―――――――――――――-


军方的将领更是感受颇深,身居高位的军方将领,每一位都有武艺在身,但他们的武艺学的都是战场武学,多为大开大合的招式,擅使长兵器和超长兵器,骑在马上征战和江湖中人的火拼完全是两个概念。


兵家武学的特点,便是刚猛、大气,以势为主。


统领的兵力越多越精锐,势就越强。


出招时的威力就有多强。


在气运冲刷之下,军中诸将都体会到了极大的好处。


军中武学,煞气太重,没有一个好身板越练越伤身,但练到巅峰也同样有着不输于道家武学的养身的效果。


廉颇、周亚夫、黄忠等等就是这样的典型。


年近七老八十,照样上战场。


但是,这也同样需要资质和根骨。


隋唐世界之中,只有李元霸达到了兵家武学的巅峰。


其他的,都差了不止一筹。


可惜,杨广在剿灭叛军的时候,将李家连根拔起了。


任何帝王都不会庭叛乱者。


特别是李家从李渊这里上数三代,就开始积极地准备谋反了。


要知道杨坚所代表的陇右杨氏还与陇西李氏是亲戚关系,李渊和杨坚更是连襟。这样亲密的关系,李家照样想反,这便是胡族,天生反骨,畏威而不怀德。


杨广在剿灭李家的时候,一点儿也不情面,直接夷三族。


李元霸也在其列。


杨广绝对不会因为惜才而违背帝王的原则。


任何帝王对造反都是零容忍。


造反这种事情,别说是做了,就算是口头说说都是重罪。


言归正传,军方将领在体会到气运的好处之后,全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嚷嚷着要出兵彻底招灭周边异族,彻底唯我独尊。


现如今周边异族,最强大的只剩下吐蕃了,其他回乞、铁勒、契丹、鲜卑之类的,都不足为虑,随便一支偏军就能够解决一族。


吐蕃对中原一直以来都有着野心。


现在的吐蕃首领是松赞干布,野心勃勃,能力极强,而且厚道无耻。


多次向杨广提出要迎娶宗室贵女,以为和亲,彰显两国友好之谊。


杨广以前虽然有点好大喜功,可是他不傻,岂会被这种名义上的好处给蒙蔽。


―――――――――――――-


吐蕃无非是想要借迎娶大隋宗室之名,借机得到中原的先进技术,富强吐蕃罢了。


杨广可不是李世民那蠢货,崽卖爷田不心痛。


对于异族,杨广向来是不留情面。


大隋军方一直没有动吐蕃,不是他够老实,而是因为现阶段,士兵们不能适应高原气候和反应而已。


否则,大隋早就把吐蕃给平了。


其实大隋军方早就开始了针对性的训练,开放一些高深的军中武学给士兵们修炼,并且在高原进行轮换式集训。


这些脱产的职业士兵,承担着高强度的训练,营养自然得跟上,顿顿都要有肉吃,花费可不小。


“周边异族,这一次我们要把他们全平了,大家都来分一分吧,每个军团都分一块,吐蕃由我第一军团同,你们没意见吧?”李靖当仁不让地说道,如果说以前的他也不想轻易开战,打赢了其实很鸡肋,而且损失不小,甚至可能导致功高盖主,被上面忌惮。打输了,一世英明毁于一旦不说,吐蕃这块地盘占了也没咐用。


虽然说杨广的气量惊人,不至于会鸟尽弓藏,卸磨杀驴。


但李靖也要顾忌一二。


李靖是一个聪明绝顶的军神级人物,历史上他平了突厥之后,便功高盖主,遭到了李世民的忌惮,于是他急流涌退,放下了手中的兵权,回到长安混日子。


都说秦始皇是千古不二的暴君,可实际上,他从来没有杀过一个功臣。


李世民呢,所谓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有几个是善终的?


魏征死后还要被鞭尸,也真的是醉了,这就是明君?


不过,现在大隋成立运朝之后,这些顾忌都没有了。臣子越强,国运就越强,国运越强,帝王就越强,所以君臣之间不存在功高盖主,和主弱臣强的矛盾。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ucaiqxsb.com 笔趣阁小说。手机版:https://m.shucaiqxs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