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
笔趣阁小说 > 剑桥中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 章节_36
字体:      护眼 关灯

章节_36

  剑桥中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3 这些引言源自哈里·哈丁:“重新评价文化大革命,”载《威尔逊季刊》,第4卷第4页(1980 年秋季号),第132—141页。


4 这些引言源自哈里·哈丁:“来自中国的蔑视:中国研究的新趋势”,《亚洲概览》,第22卷 第10期(1982年10月),第934—958页。


1 邵华泽:“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几个间题”,见全国党史资料工作会议和纪念中国共产党60 周年学术讨论会秘书处编:《党史会议报告集》,第353页。


2 邵华泽,前引文,第356页。


1 毛的话引自斯诺:《漫长的革命》,第221—222页。


2 s.施拉姆:《毛泽东的政治思想》(修订版),第370页。


3 斯诺:《漫长的革命》,第223页。


1 弗雷德里克·c.泰维斯:《中国的领导人、合法性和冲突:从有超凡魅力的毛到继承政 治》,第3章。


2 梁恒、朱迪思·夏皮罗:《文革之子》,第47页。


1 《人民日报》,1984年8月29日,见外国广播信息处:《中国动态》,1984年8月31日,第 1—4页。


1 邓小平:“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问,”见《邓小平文选》第 329—330页。


2 利伯撒尔:《研究指南》,第243、249页。


3 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的十年”,见中共党史研究会编的《学习历史决议专辑》,第159— 160页;邵华泽:“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几个问题”,第378页。


1 邓力群:“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问题和回答”。


1 尤其见于1967年6月6日指示,禁止“打、砸、抢、抄、抓”,见《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文 化大革命文件集》第463—464页。近来中国的解释把这个指示归功于毛本人,见金春明: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第164页。


2 威特克:《江青同志》,第363页。


1 理查德·鲍姆:“农村的文化大革命:剖析一种有限的造反”,见鲁宾逊:《文化大革命》,第 367—476页。


2 1980年6月21日,见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ucaiqxsb.com 笔趣阁小说。手机版:https://m.shucaiqxs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