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
笔趣阁小说 > 我的重返人生 > 第833章 那些在背后付出的巨大努力(第2更求订)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33章 那些在背后付出的巨大努力(第2更求订)

  我的重返人生

出乎方年意料的是,远在长沙的白泽2负责的gpu项目进展神速。


苏姿丰的解释是:因为ppu领域的技术积累其实只是相对落后。


所谓的相对落后指的是:几乎仅次于nvidia和ati在桌面gpu……三四年前的水准。


而其在手机图形处理核心单元上的水准,则很值得称道,是多数soc的主流选择,无论是苹果还是联发科、三星、intel、展锐等,都有或者曾有采用。


高通因为曾与ati有过合作,后来又跟收购了ati的amd有相关合作,一直是用自己的adreno系列图形处理核心。


arm也通过收购mali推出了mali系列图形处理核心ip。


但目前它们的对比目标都是px系列。


在关秋荷花了差不多半年时间的努力下,前沿才终于辗转获得了powervr的相关核心技术授权……


再有就是手机soc项目上的突破。


陈建业院士终于可以有底气红光满面的汇报进展。


“手机soc项目的处理核心单元取得了一定突破,终于完成了性能功耗均衡的指令集架构的64位扩展,已将其合并进cb12的大架构里面;


我们将其整体命名为:zx64,即表示指令集也表示微架构。”


“……”


方年:“……”


zx?


不知为何,方年第一时间想到了邹萱;


很早很早……大概是四年多前,刚刚重返人生的方年同学在自己的某些草稿本上看到过整页整页的‘zx’。


前段时间才来过申城的邹萱貌似也比较喜欢以首字母缩写来代表自己,比如轻聊号。


哦豁,这她可太沾光了。


也不知道陈建业是不是看到了方年那一闪而逝的不解,很快解释了这个名字:“取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足下一词。”


不等方年开口问,陈建业又说:“不过……仿真验证结果仅仅领先神龙512不到80%,还是沾了64位的光。”


“原本预设处理性能是要领先神龙512三倍。”


闻言,方年念头一转,便明白过来,道:“陈院士是担心无法在规定时间前大幅领先明年苹果势必会发布的a6后续soc?”


陈建业坦诚道:“确实是有这个担忧;


两个月前苹果发布的iphone5上搭载的a6我们已经进行过深入拆解研究,苹果的自研能力很qiáng很qiáng;


根据相关消息,苹果在08年就收购了一家名为pa semi的芯片设计公司,这家公司的设计能力其实很qiáng,嗯……在苹果的整合下,现在应该比我们略qiáng一筹。”


寻思有点长他人志气,陈建业立马响亮的补充:“当然,我们也不弱!现在我们的团队也很qiáng,可以说集合了全中国在半导体领域最qiáng的一拨人!”


见状,方年莞尔:“白泽当然会是最qiáng的。”


心里:不qiáng对不起我砸的钱。


中国人从来不比别人少个脑子,就是差机会,差钱;


国内黑很多工程界的大佬晚年成名,翻开他们的过往经历,几乎都是一部血泪史。


比如现在跟白泽2有合作关系的国防科大某团队,其大老板是一位大佬级院士高伯龙,其专jīng的领域是激光陀螺仪。


五六十岁的年纪苦于没有经费,自学编程,自己搭设备平台等等。


那样艰苦的环境都能突破欧美国家的技术封锁,就很能说明问题。


“……”


略顿,方年沉吟着问了句:“我听说苹果已经在寻求找台积电代工新的芯片?”


“有所耳闻。”陈建业回答。


方年想了想,道:“为了第一代自研芯片,得做两手准备,这事情我会让关总和陆总来协tiáo一下。”


“嗯?”陈建业先是一愣,接着面露了然。


“……”


大cpu的进展依然不是特别的顺利,倒是已经换了新的架构,性能指标有所提升。


方年平静的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技术方面我不懂,从现在开始最多再给大cpu项目支持50亿资金;


中芯40纳米的流片费用不到千万人民币一次,抛开其它研发投入,在规定时间之前也足够你们每天流片两次来验证……”


“多的话我就不说了。”


苏姿丰几乎立马就站了起来。


还没等她开口,两个中老年院士也唰一下站了起来,严肃道:“绝对完成任务!”


他们身上可不止背负了方年带来的压力,还有各个部委、科研单位、軍方等的压力。


他们也清楚,白泽这边给的支持力度之大,世所罕见!


他们更清楚,上面只支持了25亿人民币,这部分经费早就在过去几个月里用完了,白泽已经又再投入了十多亿。


算下方年提到的这50亿,这颗工艺仅仅是40纳米的高性能cpu研发投入已经要接近15亿美元了,约等于未来3纳米芯片的极限研发经费,是5纳米芯片的3倍。


虽然早前苹果a4等芯片的研发经费也是上10亿美元,但那都有原因的。


现在白泽的大cpu可是有雄厚的技术积累,而且有海量的实际测试环境。


光是庐州前沿数据中心的部分服务器就换过两次cpu了。


“……”


这次再临庐州,方年正经亲自下达了各类任务指标。


包括内部的芯片项目,也包括对零度品牌的安排,以及与盘古实验室的战略合作等。


当然,方年又在庐州逗留了一天。


去拜访了孙淦泷等人。


听闻庐州地方和地方银行都有意给庐州前沿支持一定款项,方年也是婉言谢绝了。


庐州这边对前沿的信心是非比寻常的。


因为庐州前沿的存在给庐州带来了可称之为天翻地覆的变化。


一两年里撬动了数千上万亿的市场变动,这对一个普通的城市来说,足够夸张了。


…………


一晃,时间就过去了近月。


十一月初,申城已然可以感受到深秋初冬的味道了。


大街小巷很难再看到小姑娘大媳妇雪白的大长腿。


从5号开始,方年成天成天都待在前沿公司,安心给陆总当实习秘书。


一如既往的只负责给陆总端茶倒水。


表面上前沿毫无变化,哪怕是各个子公司都有大量新员工加盟,总人数高达数千,也显得比较平静。


但最高层的前沿办公室则都暂停了多数事务,人也每天都出现在前沿公司坐班。


大家心里都清楚,前沿或将再次面临某种雷霆万钧的压力。


7号,方年接到电话,得知一切准备就绪。


8号一早,很多目光被吸引到了京城,一八大个会开幕,方年再次接到电话,北岛中岛的跨海大桥合拢工程全面启动。


坐在办公室的方年喃喃自语:“特地选用了一种耗时最长的方案,5个月能做完的事情,硬是改成了9个月,资金投入也涨了两倍多,可得对得起我在背后的努力啊。”


旁边陆薇语笑着安慰:“放心吧,方学弟运筹帷幄,能决胜千里的。”


这天整体上毫无动静。


七连屿区域部署了卫星信号屏蔽器,相关方面一时也没心思关注。


接下来是9号、10号、11号、12号、13号……


每天方年都有接到几个电话,能感受到对方的信心越来越足。


终于……


14号凌晨,北中南跨海大桥一期工程完成。


一切都在大众悄无声息中尘埃落定。


实际上,在9号下午,工程动静就再次被曝光,但那时候已经晚了。


哪怕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哔哔c也不敢在这时候再搞yīn间滤镜。


得知最终结果,方年大松口气,在凌晨的夜里,打了个鲤鱼挺,不片刻扶上了陆薇语的pì股墩儿……


-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ucaiqxsb.com 笔趣阁小说。手机版:https://m.shucaiqxs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