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 雁门关,咱们那嘎达
朔州距离西夏和辽国的主战场并不远,耶律洪基随时都能去增援。
而这里再往前就是雁门,若是能打下雁门,耶律洪基这位和平主义者将会露出狰狞的面目,倾国南下。
“陛下英明。”
群臣再度颂圣。
耶律洪基握着刀柄,闭上眼睛,喃喃的道:“大辽纵横世间无数年,朕再无遗憾,唯一的愿望就是夺了南人的花花世界,牧马金明池……诸卿,努力。”
……
骑兵在山路上缓缓而行,不时有战马嘶叫一声,或是有人咳嗽。
包拯六十多岁了,此刻的他,就算是赵曙亲自来了也认不出来。
一身棉衣大氅把他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外加一个棉帽……
若是后世人在此,一定会惊呼一声,“这不是咱们那嘎达冬天的穿戴模样吗?”
棉大衣,棉帽,可惜包拯没把手袖在袖子里,否则和后世东北那地方的老大爷差不多。
天气真的冷,包拯吸吸鼻子,觉得浑身暖和,就对身边的官员说道:“这衣裳虽然看着笨重,可穿着却暖和,比官服好。”
官员笑道:“是啊!不过包相您穿着这身大氅,看着威武不凡……归信侯一片孝心,您这便好生享用吧。”
包拯和沈安情同父子,此次北行到了大名府之后,天气急转直下,沈安就弄了这一套衣裳出来。可包拯却觉得太难看,有损颜面,于是不肯穿。
后来沈安使出了激将法,说什么‘包公您若是不穿,这便是还想着续弦……’
老包都六十多岁的人了,前面有过两任妻子,可都去了。
六十多啊!
这岁数在此时就是长寿,换算在后世的话,大抵就是八十岁的模样。
这样的人还要找女人?
老包的脸挂不住了,一路追杀,可最后还是穿上了这身保暖神器。
“暖和。”
包拯摸摸棉帽,上面有两个小耳朵,若是放下来,就能在下巴那里扣上,整张脸就只露出口眼鼻。
他觉得这帽子很新奇,却不知道在沈安的眼中,他此刻就和一个老农差不多。
“安北,某可不穿这等东西,丑。”
曹佾一脸的坚毅,只是身体在发抖。
回身看去,将士们都身穿棉衣,带着棉帽,喜笑颜开的模样,大抵是大宋jūn_duì 里难得一见的景象。
“随便你。”
沈安也穿了棉大衣,此刻觉得浑身暖和,就只想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面。
“啊嘁!”
曹佾打个喷嚏,吸吸鼻子,说道:“以往冬日里行军,将士们总是怨声载道,一路要病倒不少人。可如今有了棉袍棉帽,这些都不是事……安北,仅凭着这个,你就是大功。”
“值几条腿?”
沈安在看着这个天地。
前方距离雁门不远了,山路不算是崎岖,可周围都是灰扑扑的。
入眼所见的植被不是绿色,和那些泥土石头混杂在一起,给人一种萧瑟之感,让沈安想起了北方。
“啊嘁!”
曹佾有些道:“您这身穿着,看着就像是……老农。”
“老农?”包拯笑道:“极好。”
他嘴里说着极好,可额头上的青筋却蹦跳着。
他不歧视老农,可身为三司使,此行的最高官员,他必须要保持威严,否则如何御下?
怪不得前面那些地方的官员见到自己时都神色古怪,想来都是在忍笑吧。
沈安那个小子……
……
从一号到七号,都是双倍月票,恳请诸位书友把保底月票投给大丈夫,投给爵士。长假爵士依旧不休息。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ucaiqxsb.com 笔趣阁小说。手机版:https://m.shucaiqx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