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
笔趣阁小说 > 刑侦笔记 > 第163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3节

  刑侦笔记

底下的人们议论纷纷:“这一套方法都是国外的,在国内,会水土不服。”


“国内治安很好,什么连环杀手,本来就很少见。”


“他提出的预防方案,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根本就没有什么必要。”


“这些理论研究,就是纸上谈兵,在学校里讲讲课就可以了,根本就无法应用到现实之中。”


“是啊,所以他这个顾问只是挂名的,下面的警察根本就不愿意配合。”


“说得挺热闹,可是没有实用性,我们局里的那些老刑警,破案子比这些厉害得多。”


翁玉华听着,脸色越来越苍白。


他的心跳飞快,像是雷动,他想要大声反驳这些人的话,可是他尴尬地站在台前,什么话也说不出来。那一句句话,像是飞过来的冰刃,灭去了他心中所有的光亮,他感觉着身体里的血液逐渐变凉。


他曾经那么拼命地学习相关的理论,翻译相关的文献,在各种会议上科普那些最为基础的知识。


他是从零开始的,是最早研究犯罪心理的人员之一,他像是面对一片荒野,背负重任,艰难地迈出步伐。


他曾经幻想,一切会开花结果,侧写技术会应用于每个案件之中,起到巨大的作用。


可是所有人看向他,目光都是不解,都是排斥,他们就像是在听天方夜谭。


这是浪费时间吗?


是没有意义的吗?


我们真的不需要进行相关的研究吗?


他教出过那么多有天分的学生,可是他们只能转业,或者是去国外深造,根本在国内找不到工作。


他想给那些警员们出谋划策,可是并没有人愿意好好听他的分析。


翁玉华迷茫了。


要放弃吗?


还是看开这一切,做一个只说对的话的好好先生?


他不甘心,这是他的兴趣,是他曾经准备奉献毕生的事业……


他已经四十不惑,他还能够在这条路上走多远?


翁玉华憋了一口气。


那时,他踉跄地走下台来,是随良逸扶住了他。


“这些人是不会理解我们的努力的。”随良逸对他说,“师兄,我们的价值,可以证明给他们看。”


翁玉华看向这个和他选择了同一条路的师弟,他感觉到了强烈的共鸣。


随后他豁然开朗。


没有数据,那他们就来统计出数据。


没有实例,他们就去破获一个一个案子,研究一个一个犯人。


他们将要面对城市人群,进行技术总结把那些虚浮的理论,落在实际。


城市里有这么多的人,其中就会有一些人,会是潜在的凶手。


如果他们能够提前把这些人找出来,那就是证明犯罪心理有实用性的最好方式。


最初的想法是翁玉华提出的,具体的操办人却是随良逸。他很快拉来了华都总局的王少谷帮他们进行布局,又找来了同样研究心理学的张君之实际操作。


他们选址这里,改建了一处无人的破旧厂房,以路牌号挂牌372研究院,很快开展了起来。


翁玉华最初的想法,这里是要搞出成绩才能够让外人知道的,所以各种的流程都是能简就简……最初的时候,372心理研究院就是作为犯罪学数据储备,心理监控机构成立的。


随后他们开始打着心理研究的幌子,吸收社会资金用于研究。


在那个年代,借助王少谷的关系,他们得到了学校的配合,进行了面向学生的心理筛查,对潜在高危人群进行登记。


翁玉华承认,他们有些急功近利,操作也并不规范。


但是他并没有想到,后来所发生的一切……


科学和理论没有对错,可是当操作者心中有恶,灾难就会降临。


翁玉华捏紧了手杖,在此之后的二十年,他才逐渐知道他当年的抉择养出了一只庞然怪兽。


他们的平步青云是踩在一条一条人命之上。


他们的双脚,早就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


建立了372心理研究院就宛如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最初翁玉华没有亲自了解过那些人是怎么样让研究院运转的,他只是会得到一些数据,看到加工过的资料。


后来他发现事情有些不对时,随良逸对他说,只是为了结论和数据进行了一些擦线的心理研究,不建议把一切公开。


他就相信了随良逸的谎言,以为事情并没有多么严重。


直到有一次,他亲自来到了华都,亲眼见到了师弟搭建起来的研究院,看到了研究院的试验记录,了解到了里面的那些人……


翁玉华知道其中的利弊,大惊失色。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ucaiqxsb.com 笔趣阁小说。手机版:https://m.shucaiqxs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