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
笔趣阁小说 > 医品宗师 > 第一百零七章 猜对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零七章 猜对了......

  医品宗师

牛圣医在茶桌前坐下来,又开始清洗茶具,看起来比昨天还要悠闲。


没一会儿。


方丘就把所有的药材,全部都从材料室里取了出来。


然后,正是开始进行第一个药方的配伍和煎煮。


“茵陈,山栀……”


方丘随手拿起一个专门用来称量药材的小型杆秤,每念到一味药材的时候,就走到那一味药材所在的地方,然后从中取出大概的亮,放入到小型杆秤中,仔细的称量起来。


称好,放到一张黄纸上,然后称量下一位药材。


没多久。


方丘就把茵陈汤所需要的药材,按照方子的定量,全部称量了出来。


没有放下。


称量出来之后,方丘立刻朝着事先准备好瓷质药罐走过去,准备直接开始煎药。


茶桌前。


牛圣医面带微笑的看着方丘的一举一动,什么话也不说。


站在药罐边。


方丘先把配伍好的药放下,然后在旁边的炉中生火。


生好火之后,方丘才正式开始煎煮。


药物的建筑方法与临床药效关系密切,一直以来都为历代医家所重视。


在《伤寒论》中语言比较剑莲,但是在煎煮法上却浓墨重彩,可见张仲景对煎煮法的重视。


各种药剂的煎煮方法都不尽相同。


此时,握在方丘手中的茵陈汤最合适的煎煮方法就是先下入煎法。


方丘清楚的记得。


在《伤寒论》中,使用劫镖发汗峻药十,常常用先煎去沫之法。


利用这种方法来煎煮,可以消散其升散温燥之气,以防过汗亡阳,又可暖辛温峻烈之性,以免药后心烦。


方丘动手。


先把茵陈放入药罐中煎煮,然后去沫,然后再放入其他方辅助药物,继续煎煮。


一旁。


看到方丘煎煮茵陈汤的方法,牛圣医微笑着满意的点点头。


至少看起来,方丘对细节的把握还是很到位的。


接下来就是火候了。


在控制火候方面,方丘做的也很不错。


毕竟除了中医之外,他还有一个武者的身份,身为二花境的武者,即便在不使用内气的情况下,自身强大的实力也能赋予方丘对火焰温度的感应和掌控能力。


这种掌控能力,绝对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


很快。


把火候控制好之后。


方丘马不停蹄的直接开始弄第二个药方。


拿起手中的纸张一看。


第二个药方的名字:桂枝人参汤。


看到这个方子的名字,方丘立刻就笑了起来。


很明显。


这个方子的煎法和茵陈汤的煎煮方法完全不一样,这个方子适合后下入煎的方法。


后下入煎之法。


在中医中,是需要根据不同的药物性味特点,并根据病情来使用的方法。


而桂枝人参汤就是使用后下入煎之法的典型。


因为桂枝既有解肌散风,调和营卫之功,又有温通经脉,温阳散寒之用,用于外感表证,应当另包后下,以取其辛香走窜之气味。


拿起一张黄纸,方丘快速的走上前去,取药。


桂枝(不切)四两、甘草(灸)四两、白术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


取完药。


方丘立刻来到第二个火炉和药罐旁边。


然后,往药罐中倒入九升水,先把甘草、白术、人参、干姜放入其中煎煮,等煎煮得差不多之后,方丘从中取出来五升药汁,然后把桂枝放入这五升药汁中,继续煎煮。


煎煮的同事,关注这茵陈汤的煎煮情况。


查看了一下,两幅药材都需要再煎煮一会儿,方丘这才转身继续去弄第三幅药。


低头一看。


纸张上的第三个药方名:白虎汤!


“嗯?”


方丘看到这个方子名的时候,又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果不其然。


这第三个方子,竟然是又换了一种煎法。


方丘清楚的记得。


在白虎汤方的记载中,注有“米熟成”三个字。


而这三个字代表的,就是中药煎法中的米熟汤成煎法。


米熟汤成之法,就是用粳米放入掐中一起煎煮,米熟了汤就成了。


而通过层层解析。


米熟汤成的要以在于,利用粳米作为增稠剂,增加药汁的粘度,从而提高配伍于其中的石膏在药汁中的舍量,进而最大限度的发挥白虎汤的临床疗效。


再抽一张黄纸。


方丘快速的走到那一片药材旁边,开始称量和配伍药材。


石膏一两、知母三钱六,甘草一钱二、粳米一钱八。


抓好之后。


方丘立刻走到第三个药罐前,往药罐里加入一斗水,然后把四味药材全部放入其中,开始煎煮。


开始煎煮之后。


方丘立刻走向茵陈汤,照看了一下,又控制了一下火候,然后才将药汁倒出,并将药罐清洗掉。


然后,方丘再次抽出一张黄纸,看向手中纸张上的其他的方子名。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ucaiqxsb.com 笔趣阁小说。手机版:https://m.shucaiqxs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