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
笔趣阁小说 > 风云中州 > 第二百三十三章 平顶山中排纷争 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三十三章 平顶山中排纷争 三

  风云中州

绍环山凝视着陆氏兄弟,心道:“这两人是来干什么的?既然事情已到了这步,还是先摸清的再作计较。”便问道:“不知二位是哪一派的英雄,大名如何称呼?今日到此,所为何事?”


陆成英道:“我们的门派不能让你知道,大名不便相告。至于到这里来做什么,那就要看你的表现来定了。”


绍环山听他不肯见告门派姓氏,自己乃是漕帮的二当家,一呼百应,地位尊崇。如此相询,已是大大破格了,他竟然傲慢无礼,不肯回答,实在惹人着恼。当下强忍住怒气,没有发作。道:“如何要看我的表现来定?”


陆详接道:“你帮中的李初来,抢走了温兄弟的药材。我们与温兄弟同来索还被抢之物。你是李初来的,只差没把嘴皮子磨破,硬是屡教不改。见他常与人打架,吃的亏也多。教导无益,担心他早晚会被人打死。将心一横,不再劝了,干脆就请了武师,教他武艺,又将祖传拳法倾囊以授,成全了陆详与陆成英兄弟二人学了一身武艺。


兄弟二人既得家传拳法,又从武师处学了不少拳招。将所学武艺,打熬锻造,熔于一身。功夫练成的时候,因嫌陆氏拳法这名字不够响亮。行走江湖之人都知道这么一个道理,武功的称号越响亮的,首先在气势上慑住了对方。还没动手,就先占了气势。陆成英与陆详便琢磨着,要将武功换个响亮的名号,以便在江湖上吃得通。


两人思来想去,将功夫的名号取作陆氏天王拳。表明所学的陆氏天王拳一半来自祖传,一半是从武师处学来。将陆氏二字放于前头,表明自家姓氏,不忘祖宗。两人生来懒于读书,所识之字并不多。想了半年,更换了两百多次,终于想到了天王这两个字。觉得‘天王’二字,说得肯定是天上的某一位尊神,不管真假,都已经很了不起了,听来也十分响亮。便将天王二字用到了拳法的名称当中,因此才有这套陆氏天王拳。


陆详与陆成英兄弟自十八岁学成拳法,行走江湖以来,已有十二三年。这十多年当中,两人经历过的战阵,大大小小不下百余仗。群殴有之,单打独斗有之,功夫不如己者遇到过,功夫胜于己者亦遇到过。以寡敌众的光荣战阵有过,寡不敌众的倒霉败仗也有过。十余年一路拳打脚踢下来,伤过人,也被人伤过,遍身伤痕不少,打斗经验越积累越丰富。


李初来原是富春江边一位渔夫的儿子。他家自从他的祖父搬到富春江边的一个渔村定居开始,传到他时,已有三代。他的父亲名字叫作李春江,自小捕鱼为业,读书甚少,识字不多。


李初来是李春江的长子,当初李初来降生之时。李春江为了给孩子取名字,也是煞费苦心,常常一个人坐在江边,苦苦思索。


李春江苦思了半个月后,有一天,忽然天机洞天。终于想到,这孩子是家中的长子,按顺序排列下来。长子便是第一、为首。降生的意思,表示他来到了这个世界。将这几种意思合并起来,恰好用‘初来’这两个字概括得下。因此,才有李初来这个人名。


李初来生在江边,长在江边,自小便精熟水性。不喜读书,尤好武斗,他父亲李春江倒也是个开明人物。一看李初来文章不行,文与武至少要有一样。打听得县城里正有一位年纪已老,刚从边防营中退役回来,闲居在家的姓姜的老军官。


李春江便送了钱钞,将李初来遣送至姜老军官家中。自那里学得一些刀法,和一些舞棍弄棒之术。


李初来学艺已成,回到家中时,家人受水灾已全部过世。悲伤痛哭了一场,自此流落江湖。三年前,在钱塘江边遇到了绍环山。绍环山看中他武艺不错,又精熟水性,便将之收纳下来,作了一名亲随。


陆详与李初来原本谁也不认识谁,却聚到此地,斗了起来。旁观众人观看两人的拳招刀法。


萧爻亦凝神看着。李翠微忽然问道:“萧公子,你看他们谁能胜出。”


萧爻道:“李初来的刀法大开大合,招式中看似破绽极多,却能做到前后自救。陆详兄弟本来可以取胜,却没能抓住机会。陆详兄弟的拳法风格老辣凝练,破绽较少,十分稳重。李初来要想胜他,也不太容易。”


李翠微哦了一声,又凝目瞧去。


:。: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ucaiqxsb.com 笔趣阁小说。手机版:https://m.shucaiqxs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