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
笔趣阁小说 > 古玩行大掌柜 > 第二十一章 大泉五千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十一章 大泉五千

  古玩行大掌柜

叶辉从口袋里掏出一枚锈迹斑斑的铜钱放在桌子上。


这时,周老先生一把将铜钱攥在手里,整个就一老顽童。


“果然是大泉五千,我看着就像。”说完就仔细的品鉴起来。


孙叔眼巴巴的看着周老先生品鉴,也是急不可耐。


因为这枚“大泉五千”是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传世极少。


早期评为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至今亦鲜有发现。


等周老先生看完,孙叔才上手。


叶辉觉得孙叔肯定是认识周老先生的。


至于,为什么不说,那是人家的事。


孙叔正在品鉴,而周老先生喝了口茶,悠哉悠哉的看着叶辉。


看的叶辉一脸的发毛,看了一会才悠悠的开口


“叶辉,你知道何为大泉五千吗?”


“三国吴钱,孙权赤乌元年至九年所铸大钱。


篆书“大泉五千“四字旋读,一当五铢五千。


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


是继王莽后最大的虚值钱。


另有大泉当千、大泉二千,传世也较少。”叶辉教科书式的回答让周老先生微微皱眉。


“那如何去鉴定铜钱那?”周老先生连声发问,其中不乏考校之意。


“首先得看钱谱,一一对照,看看外观上有什么不同。


再就是听声音,古铜钱年代越久,钙化越严重,钙化后的铜钱会失去铜原声。


用金属轻轻撞击声音会比较沉闷,凡是发现声音尖高的可以判定为仿品。


再就是观锈色,古铜钱停止流通后,存放不当会生锈。


传世古铜钱锈层较薄,且锈在局部,钱面大部分呈古黑色。


出土铜钱坑口不同锈色不同。


土坑出土的铜钱,锈层一般较厚,锈在一起的铜钱叩开后,有“泛金”、“泛银”、“泛蓝”现象。


“三泛”现象是无法仿制的;沙坑出土的铜钱,一般锈层较薄,钱面多生红黄锈;水坑铜钱锈色布满币面,呈墨绿色。


古铜钱的锈是由内向外而生,行家称其为“发锈”、“贴骨锈”,真锈是很难去掉的,凡是锈容易去掉的铜钱,可判定是赝品。”


最后就是闻气味,真品无味道,如果有酸味、苦味、涩味,可判定是人工做锈或作浆,必假无疑。”


“那如何除锈那?”


“我觉得可以用醋泡法。


将古钱洗净,置於一小碟中,倒入许少食用醋,直至浸没币身。


过24小时后取出,用小刷子刷去残锈,至钱纹清晰后,再用清水洗醋液,擦清阴乾即可。”


“首先,从鉴定上讲,你说的也没错。


但是现在高科技造假很兴盛,所以以前的那些方法有的地方可能不灵了。


尤其是对钱谱,现在都是电脑打印技术,和真品相比绝对不会有任何出入。


还有闻味道,现在的仿品。


你让他有什么味道就有什么味道。


至于听声音也只是一些小作坊的仿品还能用,高手现在都在铜钱里面加入其他合金,声音听起来跟真品有着惊人的相似。”周老先生把叶辉所说的批的一无是处。


“还有就是你所说的醋泡法,古钱经过醋后表面会出现黄迹,影响美观。”


叶辉有些尴尬,刚才一番长篇大论说的好像有理有据,但这些都是以前的经验。


对于现在的造假者而言确实是小儿科。


自己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没有老师的引领,的的确确是自己的一个短板。


有时候,叶辉都在想是不是去报个成人高考,再系统的学习一下。


现在,叶辉确实端正了自己的态度。“还请周老赐教”


虽说,少了先生两个字。


但更显得恭敬与拜服。


周老满意的点了点头“记住,古钱币作为货币。


真品大都经过流通使用,其外侧由于携带,经常时间的相互碰撞和自然磨损等原因,钱币外沿显得圆滑温润。


而机械制造的不可能达到自然的磨损程度。


只要用手轻轻的沿外侧抚摸就可以判定真伪。


再就是看文字,古代钱币上的文字大都为名师所题。


再经大师级的工匠直接刻在泥范上,所以具有很高的文化底蕴在里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ucaiqxsb.com 笔趣阁小说。手机版:https://m.shucaiqxs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