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
笔趣阁小说 > 剑侠新传 > 第二回 武林起源(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回 武林起源(二)

  剑侠新传

嵩山亘古就是名山,常常有四海之人慕名而来,有文人骚客,有云游四方的僧尼和道人,有采药的医者,还有寻常百姓。有些僧道,像达摩一样,对此山此水留恋忘返,认为是极好修行的好地方,不愿意匆匆一带而过。于是,干脆也就驻足前行,或结草为庐,或居于山穴,潜心修行,以悟道成仙。


达摩于在采摘山果食物时,或闲心漫步之时,偶尔会遇上一些山中隐居或一时来游玩的人,结交了一些僧道。天下僧道本是一家,达摩以出家之人阔达的胸襟,把自己的参悟并调息运气之法分享给本家之人。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消息不胫而走,陆陆续续引来了八方人士,以僧道为主。虽然静心有所干扰,但是本着出家之人普度众生的佛家慈悲,达摩也不恼也不燥,凡有所求必有所应,把修炼的方法与心得,尽相授予所来之人,以期共同飞仙。


于是,来这里修炼之人也如日渐增,看到僧人也占居了一大部分,就想盖一座宝刹。当把这个想法告诉所跟从修行之人时,大家无不赞同和欢喜。嵩山少室山腹地,茂林修竹,泉溪清凉,有一股清幽之静,是绝佳的养居修道之处。达摩与众人乃开始四处化缘筹措修建所需资费。其信徒当中,有少部分本是红尘富有之人,因对好奇而半信半疑而来。这些人也捐献了不少的资费,以报达摩无私传授之恩。在众人的齐心合力之下,一座宝刹便在这绿荫从中修竹之间悄然兴起。为了尽可能的不违和自然,一切屋舍房瓦都巧妙地融入了山水花树之中,故而费了不少的心思,但是大家都乐在其中,没有丝毫倦怠之意。因寺院位于少室山的密林之中,众人名之曰“少林寺”。达摩为该寺院的首任方丈,领群英静心修行。


这寺院建起来后,凡是继续跟随习练的,必须遁入佛门,成为佛家弟子。有的道士,为了可以继续跟随菩提达摩,由道转僧;也有的道士仍坚持了自己的信仰,未有入他门。有的红尘中人,由于痴迷于其中,不惜削发遁入空门,吃斋念佛;有的也难耐佛家生活艰苦,放不下那滚滚尘世中的诸多诱惑,也未有拜入。这些没有成为少林弟子的,有些暂时继续山中习练,并互切磋,日子久了后来也都慢慢散了;有的由于没有了达摩的指点就立即离开,哪里来哪里去。


话说这少林寺有一禅房,依着崖壁,一面是天然崖壁而成,是达摩独自修行之所。达摩便在这禅房中,面壁参悟,运气调息,推敲各种调息之法带来的各种不同的神奇内力(达摩当作是仙法),希望有一天可以得道成佛。同时,也用笔墨纸砚记录下了这各种调息之法。每种都详细记录了是如何运气的,比如运气要从那穴位开始先后经过那几个穴位,从哪条经脉依次到哪条经脉,从身体的哪个部位到哪个部位,一般练习多久会达到什么样的状态,达到了什么样的状态说明了进入了什么样的层次。这种调息之法,其实就是后来指的内功心法。每一种调息之法自成一门内功心法。由于佛家书以经为主,达摩大多以经命名,一生写下了《易筋经》、《洗髓经》等留于后世,后来成为武林的瑰宝,甚至引来无数觊觎者。达摩虽终身修行以希望可以西天成佛,但是万物都有其规律,至圆寂之时仍未有成仙之象。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ucaiqxsb.com 笔趣阁小说。手机版:https://m.shucaiqxs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