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
笔趣阁小说 > 位面穿越之帝王之路 > 第 34 部分阅读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34 部分阅读

  位面穿越之帝王之路

“这倒是看得出来,只是想不出,究竟是什么人有这么大的手笔?”陈老板点点头,眼中闪过一抹惊叹,作为一名商人,能在这元都立足,别的不说,这份对市场的洞察力还是有的。


“呵呵。”朱姓男子冷笑一声道:“别人想要做这些,自然千难万难,但若是蒙古人牵头,却太容易不过了。”


“蒙古人!?”陈老板惊讶的瞪大了眼睛,不信道:“不可能吧?这里可是蒙古王都,这么做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不止陈老板不信,其他人也是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看着朱姓男子,毕竟这事听起来太过匪夷所思,其他地方还好说,作为蒙古王朝的都城,蒙古人吃饱了没事干,生生把自己的王庭整成这副德行,哪里还有一点一个王朝王都的景象?


“嘿,一开始我也不信。”朱姓男子冷笑道:“但大家想想,若非如此,朝廷为什么要派出那么多jūn_duì 保护运粮队伍?”


“这……”陈老板有些犹豫的看着朱姓男子,苦笑摇头,这一点,不止是他,恐怕整座元都都没几个人知道。


“前天我有几个南方的朋友回来,他们带来消息,南边战火愈演愈烈,朝廷派出的平叛大军不但没能将叛军剿灭,反而让叛军趁机烧毁了大军的粮草,那可是几十万大军的粮草啊,如今可不止南方有叛乱,除了我们北方好点儿之外,其他各地都是烽烟四起,用兵的地方太多,我也是听到这个消息,再加上这段时间元都不寻常的举动,我看……”朱姓男子没有把话说完,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有时候话不需要说完。


“这些可恨的蒙古鞑子,这是要把这满城的汉人都往绝路上逼吗!?”一名体格魁梧的汉子忍不住狠狠地拍了拍身边的地面,怒吼道。


“嘘……常兄,慎言呐!”朱姓男子一把捂住男子的嘴,目光警惕的看着一队元兵从不远处走过,直到他们消失在街道尽头,才微微松了口气。


“嘿,常兄这话说得,那些蒙古鞑子什么时候把我们汉人的死活当回事了?”说话的是陈老板,此刻他好像已经完全相信了朱姓男子的话语。


“那我们怎么办?难道就在这里等死吗?”常兄不甘的道。


“倒也不是没有办法!”朱姓男子眼中闪过一抹精光,看了看四周道:“如今这大都之内,已经是民怨沸腾,百姓都没有了粮食,断去了活路,如果我们能从蒙古人那里抢来粮食的话……”


“这怎么行!?”陈老板惊道:“凭我们,哪里是这些蒙古人的对手?”


“蒙古铁骑是厉害,但我们人多啊!”朱姓汉子冷笑道:“这满城百姓,若知道了事实的真相,你说这些饿昏了的百姓如果知道鞑子那里有大批的粮食,他们会怎么做?”


“你是说……”陈老板看向朱姓男子,眼中闪过一抹惊讶。


“嘘~”朱姓男子做了个噤声的动作,将周围十多名人聚拢在一起,低声商议起来。


“教主,此人名叫朱元璋,那名黑脸汉子是常遇春,是我明教凤阳分坛的正副坛主,上次六大派围攻光明顶,凤阳分坛首当其冲,只有他二人仅以身免,此次教主召集人手,这二人就是其中之一。”人群之外,一直注意着这边对话的李轩饶有兴致的看着这边,朱元璋虽然刻意压低声音,却如何逃得过李轩和杨逍的耳力,自然将一群人对话听的一清二楚。


“朱元璋?”李轩看向朱元璋的目光里闪过一抹讶色,随后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此时这位未来明朝太祖显然还未起家,身上虽然隐隐透着真龙之气,但这股龙气并不浓郁,还不值得李轩去夺取,想了想道:“此事完结之后,让他二人来我手下听用吧。”


“是!”


第三十二章 满城皆匪


朱元璋的那通解释,其实细究起来,可说是漏洞百出,但许多时候,人们在做某件事的时候,所谓的理由其实更多的只是一个借口,一个让自己能够下定决心或者说用来欺骗自己的理由已经足够了。


散播谣言的自然不可能只有朱元璋这么一个,早期入城负责哄抬物价的那百名明教弟子,此时早已在杨逍的安排下,散布到整个元都。


对于眼下元都城那满城饥饿的已经看不见希望的百姓来说,这一个并不完美的理由成了引爆他们理智的最后一根导火索。


蒙古人和汉人的矛盾早在百年前宋朝灭亡之时就已经结下,这百年来,蒙古人穷兵黩武,对治下汉人更是肆意盘剥,丝毫不顾及汉人的死活,这份仇恨,不但没有因为百年时间的洗涤而淡化,反而随着蒙古人的各种暴政愈演愈烈,只是慑于蒙古人那宇内无敌的兵锋,只能将仇恨的火焰,深深地埋在内心的最深处。


如今,这最后一根导火索被点燃,深埋在内心的火焰,在绝望和恐慌的催发下,被生生的提前激发出来,化作一团熊熊火焰,以燎原之势迅速蔓延向元都的每一个角落,这个时候,就算蒙古朝廷反应过来,也无法制止了,更何况,那些自认高高在上的蒙古统治者们,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因为此刻,他们的状态也并不好,甚至不少蒙古贵族也跟外面那些百姓一样,没粮了,他们还饿着肚子,哪有心思去管那些汉人贱民的死活。


于是,李轩一手制造的一个美丽误会,在蒙古统治者的配合下,终于迎来了丰硕的果实。


“郡主,不好了!”满心郁闷的赵敏刚刚回到王府歇息片刻,正准备去万安寺走一遭时,府中管家突然急匆匆的跑来,一脸惶急的朝着赵敏喊道。


黛眉微蹙,对于管家如此失态有些不满,压下心中的怒火,赵敏问道:“怎么了?”


“乱了!乱了!全乱了!”


管家一连说了三个乱了,却并没说怎么回事,让赵敏更加不满,皱眉喝道:“够了,什么乱了?究竟是怎么回事,给我说清楚。”


“是。”管家被赵敏一声厉喝,清醒了不少,满脸苦涩的道:“反了,郡主,整个大都都乱了,所有人都疯了,那些卑贱的汉人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突然间不要命的对我们发动了攻击,只要是蒙古人,都会遭到他们的攻击。”


“什么!”赵敏眼中闪过一抹惊骇,心中最担忧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连忙问道:“我父王和兄长呢!?”


“王爷和世子此刻已经带兵去平叛了,郡主,王爷临走前说,让您回来以后,带上府中所有高手,火速赶往皇宫,保卫圣驾,不得有误。”管家嘶声道,说话间,已经能够听到外面传来的喊杀声和怒吼声,以及兵器碰撞的声音和惨叫声。


“该死!”赵敏粉拳恨恨的锤了锤桌子,霍然起身,果断道:“立刻召集府中所有家丁,婢女,所有人都给我拿起武器,通知玄冥二老和苦大师他们,立刻过来。”


元都,皇宫


朝堂之上,此时的蒙古皇帝乃成吉思汗之后第十五代皇帝,看着朝堂上满朝面色惶然的文武大臣,突然感觉到一股怒气直往上涌,森冷的目光看向满朝文武,寒声道:“诸位,谁能告诉朕,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满朝百姓突然反叛,又有谁能告诉朕现在,该怎么做!?”


面对皇帝冰冷的目光,满朝文武一个个低下头颅,不敢与皇帝的目光碰撞,只有少数人不为所动。


“七王叔,说说你的看法?”见没人回话,皇帝心中怒火更炙,目光看向默然不语的七王爷,面色缓和了一些,沉声问道。


“陛下,满城百姓叛变,实因如今元都之中,粮草皆空,这些人没有饭吃,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与我朝廷做对,依臣来看,唯今之计,只有先将国库中剩余的粮草拿出来,分给这些百姓,有了粮食,这些人自然不会再冒着生命危险,与我朝廷做对,另外还要从周围城镇中调来粮草,已充国库。”七王爷站出来,缓缓道。


“陛下,臣认为不妥。”一名武将打扮的蒙古壮汉出列,躬身道:“陛下,那些刁民造反,不管是何原因,都乃大罪,若我们开仓放粮,我大蒙古帝国威严何存?再者,如今城中粮草短缺,供给我蒙古战士还不足,哪来的余粮给这些刁民,臣以为,当以雷霆手段,灭杀这些刁民,让这些卑贱的汉人知道我大蒙古帝国的威严,不容是他们可以冒犯的!”


这句话却是说道满朝臣工乃至皇帝的心坎里面,在这些人看来,他们也是此次粮价变动的受害者,甚至在场不少臣工因为前段时间粮食卖的太凶,此刻家里也是揭不开锅,全靠朝廷救济,现在要把粮食分出去,那可是几十万张嘴呐,虽然说忍上几天,等周围城池的粮草调集过来以后,就不必再挨饿了,但他们可是蒙古人,凭什么要用他们的粮食,去讨好那些汉人?


说到底,这才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蒙古人骄狂自大,百年来威慑四海,威名甚至辐射到整个欧亚大陆,如此凶威,一向只有他们从汉人那里予取予求,现在却要让他们忍饥挨饿,拿出本来属于自己的粮食去分给那些汉人,对于百年来已经习惯了把汉人当成蝼蚁草芥的他们而言,这样做,是在挑衅所有蒙古人的尊严和荣耀。


“乎赤尔将军,你可知道现在全城有多少人参与了叛乱?大都如今的守军又有多少?”七王爷冷眼看向那名武将,寒声道:“大都有人口八十万,几乎都参与了叛乱,而我们的守军,却只有区区五万之数,八十万人,你杀的干净吗?”


“哼。”乎赤尔冷笑一声道:“当年,成吉思汗可汗凭借不到两万人的jūn_duì ,就席卷了整个草原,更一举攻灭宋朝,建立了我大蒙古帝国,敌人何止百万,如今不过是八十万饿疯了,手无寸铁的汉人,就算只有五万蒙古勇士,也足以将这些该死的汉人斩尽杀绝,七王爷,是不是这些年的荣华富贵,让你忘记了身为成吉思汗子孙的骄傲?我相信,就算是成吉思汗可汗再生,也绝不会容忍这些卑贱的汉人冒犯我大蒙古帝国的威严!更不会容忍,我们高贵的蒙古帝国勇士,向这些无知的汉人妥协!”


“对,乎赤尔将军说的不错,我们决不能妥协!”不少武将纷纷应和起来,随着这些人的应喝,越来越多的武将乃至文臣纷纷加入这个行列。


七王爷目光看向乎赤尔,眼底闪过一抹凶光,却没有再多说什么,默默地退回自己的位置,不再言语。


“好,既然如此,乎赤尔,从现在开始,皇城之内,除禁军之外所有jūn_duì 就由你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ucaiqxsb.com 笔趣阁小说。手机版:https://m.shucaiqxs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