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
笔趣阁小说 > 阴灵戏 > 第十章 孔融隐秘(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十章 孔融隐秘(二)

  阴灵戏

突破点便是这社团记录。韩煜一直怀疑,张敏胜当年完全没必要去费尽心思成立一个什么社团,更遑论为了跟梨园社挂上钩而隐秘地取了个“孔融社”的怪名字,直接拉上几个人秘密干不更省事吗?


除非是因为另外一个目的:为了将这段地下历史可以安然藏身于流传后世的介质上!例如摆在他眼前的这些社团记录。


这才是成立孔融社的最本质含义!从一开始,张敏胜就已经铺好了这条路,这条为韩煜准备的路!


手指轻轻抚过泛黄的纸张,涩涩的灰尘糊住了指纹,但那些铭刻历史的白纸黑字却并没有褪色,依旧鲜活。这是建校以来所有的社团成立申请表,迄今五十余年,足足装订了三大卷。仁山大学社团活动向来活跃,成立的社团流传下来的就有一百余个,更有很多稀奇古怪只存在了短短一年的另类,都在这些卷宗里留下了痕迹。


从建校初期开始翻起,并没有“梨园社”记载的留存,这跟林佳慧的说法相互印证,学校果然因为阴灵戏传说而彻底封杀了这个社团。而跟它同样神秘的“孔融社”则因为保密成功,还静静的躺在其中一页上。


这是一张非常普通的a4纸,用的还是当时并不普及的激光打印,上面是统一的表格,里面填充着一些社团的基本信息。在”发起人”一栏里写的正是“张敏胜”三个字,在“用途”一栏里填写的是“研究古代人物历史”。看到这里,韩煜无声地笑了笑,研究梨园社,也算是研究“古代”校园人物历史了。


随后是“成立时间”,标注为“1995年3月2日”,接下来便是一大片空白,在“社团口号”、“社团宗旨”、“社团顾问”等栏目上均没有内容。一直到“组成成员”一栏,才被人用签字笔手写上了几个名字:“张敏胜、林佳慧、王作栋、余成何、包鎏、赣充祥”,总共是六个人。表格的最后一行是“备注栏”,在那里也是手写的一行字:“社团计划招生二十三人,尚未满额。”


韩煜的手指停在“备注栏”那一行字上不动了,他目不转睛地看着这行字,每个字每个词都反复咀嚼。他深信,张敏胜既然千辛万苦留下这张纸,上面所写的每一句都不是废话,更何况这是特意手写的备注。


张敏胜似乎想通过这句话告诉自己某种信息。是什么呢?是“二十三人”,还是“尚未满额”?


徐徐往后翻去,社团申请表之后便是会议记录,孔融社似乎并不热衷开会,留存下来的记录也只有寥寥几份,且内容非常简单。


第一份会议召开于1995年12月4日,全体社员参加,会议内容只有一项,“要求深刻研究汤显祖,尤其是重点解读《牡丹亭》内容”,其中,在“解读”两字下面被画了两个圈圈。


传说之所以被命名为阴灵戏,原因全在于所有死者口中都会吟唱《牡丹亭》的那一句戏词,按照林佳慧的说法,这只不过是传说本体——那个为情自杀的女生对戏文的执念,没有太多的含义。


但张敏胜显然推翻了这个之前的论断,给出了截然不同的提示。他特地将汤显祖和《牡丹亭》单独提溜出来,并且颇有深意的加上“研究”和“解读”的修饰,意在提醒后人,这出脍炙人口的戏曲内容和传说本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牡丹亭》是一部经典的爱情戏文,那么张敏胜是在暗示,它的情节也和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处吗?


一边思索着,韩煜一边翻开了后面一页,仍然是会议记录,距离第一次会议仅差一个星期,也仍然只有一项内容,“聘请校友原礼文为本社顾问”。韩煜忙掏出手机拍照,毫无疑问,“原礼文”是张敏胜留给他的重要人证。


第三份,是两个月后,这次会议内容更加匪夷所思,上面写着“因场地切割,本社原定大本营地点取消。”


韩煜双眼微眯,这个张敏胜,究竟在打什么哑谜?孔融社明面上是一个研究古代人物的社团,实际上是一个修补封印的地下组织,这种游击队要什么大本营,校园里随便圈个草丛就完事了,居然还会出现没有适合大本营场所的事情。


而且什么叫“场地切割”?场地是可以用来切割的吗?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ucaiqxsb.com 笔趣阁小说。手机版:https://m.shucaiqxs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